精选留学知识,分享海外经验

Connecting People for International Study

只剩3个月时间了!如何冲刺SAT考试?

多点小秘书  2017-07-11



留学一问有三知


留学答疑新栏目

一问有三知

一个问题

多方顾问来解答

本期一问:

只剩3个月时间了!如何冲刺SAT考试?




Tony老师

vx:Tony0348521 — 药理学硕士 从教15年 曾就职于多家知名英语语言、学术考试培训行业。有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工作经历。

正如古希腊哲学最根本的思考——“认识你自己”,在我们对SAT1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始备考SAT1,我们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英语实力和英语学习的现状。


首先我们对比一下国内高中英语水平和SAT1中体现的英文水平。从国内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来看,国内的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显然,就国内英语教学体系培养出的高中生而言,其英语水平尚处于基础应用阶段。而SAT1则可以看成是美国学术考试的起点,之后陆续跟着的是GMAT、GRE、MCAT、LSAT等等学术水平考试。


因此,想凭基础应用阶段的英语,去看懂、高效完成SAT1这种学术考试的文章和题目,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也就是说,中国高中生的英语水平和SAT1中体现的语言水准根本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举个浅显的例子。


英语的词汇分为三种功能:第一种,口头表达或非正式应用;第二种,书面应用或官方用语;第三种,学术用语。就“血液”这个概念而言,高中生学会的是blood——这个口头词汇,而应用于书面表达的,诸如sanguine、sanguinary这些词汇,对于国内高中生而言就陌生很多了,当然更谈不上对sangfroid、hemorrhage这些“血液”概念下的学术词汇有所涉猎了。


而以SAT1中的阅读文章为例,选取的题材往往是美国开国之初的政经文献、近现代的文学小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学术论文或科普文章。这些题材的文章中,用词精致、讲究,大多惯用书面、学术词汇。而这就恰恰击中了国内高中生的要害。


博宇老师

vx:arthasfliu —空格教育负责人 主营高端培训服务,托福/雅思/SAT培训,也专注于特色项目的开发和执行

大家好,空格教育推荐这位学生先熟悉一下托福和SAT的考试形式和词汇要求,再决定是否参与此考试。对于SAT来说,拿到高分1450+需要13000-15000的词汇量,学生可以测试词汇量之后看有多大的差距。


如果是一般高考学生,120分以上的水平也就3500-4000词汇,需要在短时间内背完背劳10000+单词还是有难度。


如果学生对此做好准备,我们希望学生选择靠谱的机构进行学习。靠谱的机构能为你提供一个全方位的SAT的题型和思考方式的讲解,并且以大量的时间去让学生适应这种解题的思路。除此之外,对于语法和数学,靠谱的机构也会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确保每一分都不会丢失。


对于写作部分,靠谱的机构会尽量不以模板的方式,而是以大学水平的学术写作模式要求学生进行练习,以便学生最终能够将写出符合美国大学学术水平的合格句子。靠谱的机构从来都不是以技巧取胜,而是以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为目的的。


SAT1500分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热心同学

阅读方面短期提分不太可能。阅读是最难的部分了,在最初的阶段,需要单词和练习两手抓。不推荐巴朗3500,推荐王玉梅。王玉梅的那些衍生词也要一起背诵,二到三刷后有空再刷巴朗。在最初的练习中推荐用lvy global和可汗的题目。因为OG毕竟很少很珍贵,可以作为模考题精讲精练,在最后冲刺阶段使用。而可汗现在题目的质量基本和真考持平,lvy global则是我觉得在barron, Princeton, 开普勒, cracking之流里面最好的了。


语法相对阅读更简单一点,而我第一次一篇错八个...后来一套错八个,其实还是很多的,而且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考试前夕...但是别放弃啊,答疑啊同学!有任何错误不停地答疑,然后自己思考,等想透了再做下一套。你会发现那些插句题和逻辑题都会突然间逻辑通了。题做多了其实真的会感觉到CB的套路,逻辑的套路,把自己带入CB的逻辑: 如果我是CB,我会怎么考考生们? 我在出题目的时候我想通过这道题看到考生的什么?


数学简单了,其实重要的就只有两点:

读懂题目→_→

新sat题干加长,看岔了这种事我经常做...然后就因为看错了题目或者少看了几个字就跪了好几题...

第二个点就是: 别算错!

真的,题目本事对中国考生而言没有难度,所以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

有空回过头一道一道题再看一遍,非常重要。


自己模考的时候建议使用OG和真题,必须是这样档次的题目才能找准关键点,对症下药。同时建议每天一套地刷。然后对答案,分析,答疑,再次看一遍题目。如此循环往复。


努力就一定有回报,最后一定是好的结果。

如果不够好,就是还没到最后。


开源时代的留学答疑栏目——留学一问有三知

每期随机选取一个学生的来信,邀请专业顾问来回答。


欢迎在各位顾问在留言区讨论反馈,我们会选取留言区的前一名送出留学问多点的精品礼物一份。


欢迎各位学生、

家长添加多点AI微信(ddstudy03),

让专业的留学顾问来给你专业的解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