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留学知识,分享海外经验
Connecting People for International Study
David 2018-05-31
相信在外国留学的小伙伴们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个春风和煦的午后,你与导师相约见面。本想谈笑风生共商学术大计,怎知相顾无言草草尬笑收场。有多少个夜晚,因为导师迟迟不回邮件而辗转……有多少的心绪,因为导师邮件里的一个感叹号而激荡……
没错!在博士阶段,与导师的沟通交流至关重要。聊得好的时候感觉春暖花开,聊不好的时候感觉一下从赤道被扔到南极……从国内来的小伙伴们往往都比较害羞,不擅长并且不太喜欢主动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今天F学姐就跟大家分享分享跟外国导师的相处之道~
此处应扣题:良好沟通从尬聊开始。
所谓尬聊,当然不是指莫名地问导师一句“老师您脱发吗”,而是鼓励大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学术想法,以及在做研究时的困惑和需要的帮助。国外的导师制更像一个共同合作的过程,导师会对你的研究有一个大方向上的把握,但不会手把手地一步步教你应该怎么做。习惯了有领路人的小伙伴们,需要去适应这种自己摸索并提出问题的学习方式。导师们大多是非常愿意向徒弟传授自己的经验的,但首先我们得大胆地向他们提问,主动寻求帮助。
如果与导师的意见产生分歧也没关系,可以礼貌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并进行讨论。在做学术的过程中,出现与导师意见相左的情况再正常不过了。换句话说,学术意见的差异并不意味着矛盾,反而可能会在思想的碰撞中带来更多的火花。学会阐述自己的意见跟观点,不但是跟导师沟通的重要一环,也是在未来漫漫学术道路上必须掌握的能力。小伙伴们不妨把跟导师的探讨当作一次次探索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说理与学术语言应用能力~
除了面对面的沟通,邮件尬聊也是尬聊啊喂!而跟导师的邮件套磁,则可以说是邮件尬聊的集大成者……毕竟这是前期准备工作,我们不单只要向导师展现自己热爱学术报销……啊不对报效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还要附上一篇高大上的研究计划证明自己的研究能力。研究计划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导师对你的第一印象。如果写得不扎实,就很可能会面对一个“然后就没有然后”的悲伤故事……
所以说,为了能有机会跟导师尬聊,首先,你需要一篇研究计划……屏幕那边的你,开始写起来了吗?快点动起笔来做励志好少年呀!
来源:博士挑战赢
↓↓下载APP,马上咨询↓↓
输入国家名,获取详细留学资料!
留学资讯再也不用东搜西找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