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留学知识,分享海外经验

Connecting People for International Study

留学宝宝们,心里苦一定要说出来啊!

Sam.X  2016-12-01


大家好,又到了一周一度的多点热点时间

这周跟大家聊一聊关于留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

最近几年大学生不幸事件频发

也引起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

其实大学生在大学自由的环境下

需要学会自己调整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

尤其是出国留学的留学生

01.jpg


话说小编那天打开Google,发现那天是弗洛伊德160周岁诞辰
#这可怕的巧合#


正题来了


大家不要以为到国外留学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哦,其实国外高校的学习压力普遍来说挺大的。除了要上课之外,课后还有homework、paper、group project、presentation等任务,隔一两周可能还会来个小测,更别提midterm exam和final exam了。
 

02.jpg



前几年网站The daily beast评选出了美国压力最大的前50所大学,基于以下5个方面的数据,各有比重,这些数据均来源于美国教育部统计中心和US News & World Report:

 

1.学费+食宿费,经济压力是学生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35%

2.竞争激烈程度,主要是学业上的竞争——35%

3.录取率,更具竞争性的学校一般会产生更具竞争性的学生——10%

4.工程学,这所学校是否以工程学学生难以毕业著名——10%

5.校园犯罪率——10%

 

下面是这份榜单的前十名,基本上都是名校:

1.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2.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3.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4.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5.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6.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7.麻省理工大学,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8.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

9.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0.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其实留学生的生活主要由学习社交睡眠三个部分组成,如果想学习和社交都做得很好的话,那么睡眠可能就会很少;如果想睡眠充足,社交也很好的话,就很难兼顾学习。

 

最近这一段时间(5、6月份)就是留学生被final轰炸的时期。留学生的心里大概是崩溃的


大家都知道,大学都是self study

但往往self study = no study


留学生的考试季日常:
终于下定决心开始读文献,然而认真读了5分钟,发呆了半小时





离交paper的deadline还有一个星期,在文档里敲下两行字,然后就再也憋不出来了

 

到了deadline的前一晚,头悬梁锥刺股,熬夜把paper写完了,才明白原来deadline真的是第一生产力

然而当你憋完final paper,已经掉了一半血的时候,才发现还有一堆final exams要复习

当你打开书本准备复习的时候,却是一脸懵逼,这哪是复习啊,这明明是预习啊

一边复习还要一边和team member做group project



呵呵心情如下

adssada.gif

考试前夜,祈祷明天考的都是我复习过的

然而走上考场,看到的试题却是这样的

终于考完了,你的心情是这样的

然而出成绩的时候却是这样的


--------------------------严肃脸分割线--------------------------- 


近年来,到国外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据统计,在2013~2014年,就有超过85万名国际学生到美国留学。然而大部分学生其实并没有对留学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那么这些留学生可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72%的受访者称他们曾经历过心理健康问题”(Student Minds 2011)
“越来越多的学生因压力过大而寻求帮助”(BBC 2015)

“13%的学生曾有过自杀的念头”(NUS 2013)

“去年每5个学生就有4人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NUS 2015)

    ……

上面这些调查都是面对所有大学生,而不仅仅是留学生,可见现在大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

 

那为什么留学生的压力来源于哪里呢?

语言问题,在有许多专业词汇的情况下,英语不是很好的留学生要阅读与理解课本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往往授课的老师会操着不同的英语口音,光是课堂能听懂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留学生远离家乡,没有可依赖的人在身边,还要适应当地的文化和社交方式,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很多留学生圈子比较小,很难交到知心的朋友,如果发生了什么事也只能自己解决,常常会感到孤独,甚至可能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那么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什么呢?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健康水平,或指没有心理疾病。这是一种“人在情感和行为调节上都达到一个满意的水平”的心理状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或者从整体来看,心理健康包括一个人享受生活的能力,以及能够在生命活动和努力实现心理韧性之间创造一个平衡。

(以上定义来自维基百科)

 

如果觉得自己不符合以上定义,并有明显的症状产生,如焦虑、忧郁、沮丧等情绪挥之不去,那么就有可能患上心理疾病了。

 

怎么办?

那如果自己真的有了心理问题,该怎么办呢?

1.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不要觉得我只是这段时间心情不好,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又或是觉得有心理问题这件事羞于启齿,宝宝心里好苦但宝宝不说,这是不健康的。

2.积极寻求帮助,无论是选择与家人朋友聊聊天、倾诉自己的心声,还是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申请心理咨询等治疗,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3.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到正规的心理医生处就诊。

 

如果是身边的同学或朋友有心理问题了,怎么办?

1.首先请做到不要歧视。有心理问题的人其实跟普通人没什么差别,只不过是心理患了感冒而已,不要把他们跟其他人区别对待,更不要把他们的心理疾病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2.他们不需要你的同情和安慰,需要的是你的陪伴,耐心的支持与鼓励才能帮助他们走出生活的阴霾。

然而当大部分学生都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的时候,这种现状却没有引起学校和社会的足够重视。

 

一名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学生Laura在THE网站上发表了一篇题叫“It's not enough to just talk about mental health”的文章,讲述她自己的亲身经历:

她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开始感到焦虑,在课程、论文、考试和生活的多重压力之下,她有了恐惧、精神紧张、感到被孤立等症状,并很快地发展成为幽闭恐惧症,几乎无法离开屋子去上课。这让她意识到她必须寻求帮助了,于是她在学校的心理服务中心网站上填写了一张申请表,然而整整8个月后她才收到答复。在这期间,她也去看过医生,医生却不以为然地说,“we all get worried sometimes”,然后才把她转给一名心理医生,但是当她收到心理医生的预约的时候已经是5个月以后了。

 

小编觉得Laura提出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质疑,为什么预约就业支持服务只需要一个星期,而预约心理健康服务却要8个月?申请一份实习和申请一次心理咨询有什么区别呢?难道学生就应该默默地承受心理压力而不该寻求帮助?这是非常不合理和非常不公平的。我们应该要开始反思,为什么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并且思考如何完善现有的服务和设施以帮助改善这种现状。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国外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都如这个案例一样效率低下。但是这个案例的确侧面反映出现在的社会,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心理健康问题都没有付出足够的重视。
最后希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与理解,希望能有更加完善高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还希望这个社会能对心理疾病患者少一点误解与歧视,多一点真诚与鼓励。

▲只许说小编帅,不许说小编发鸡汤

今天关于心理健康问题说得好像有点多
希望各位出国留学的同学们
都能有健康又愉快的留学时光

Peace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