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留学知识,分享海外经验
Connecting People for International Study
YOI 2019-06-20
《法新社》报导,日本德岛县上胜町力行垃圾分类,共有45种资源回收类别,当地甚至不派垃圾车,居民要自己把垃圾运到处理中心。
上胜町有个环保宏愿:2020年要达到「零垃圾」。为达目标,资源回收类别几乎涵盖全部的日常生活用品,塑胶袋与宝特瓶等器具也必须先清洗晾干。
在垃圾处理中心外,有十几个不同的箱子,对应不同的回收类别,如果一个物品包含不同的回收项目,居民就必须自行拆解与分类。一位居民将置物架回收前,就先用槌子将木头将金属架撬开,在场其他工人则切开细长的塑胶管,好让管子可以放进回收箱内。
「对,很复杂。」自行运垃圾的39岁当地居民横山直子(音译)表示:「但自从一年前搬来这里后,我就变得越来越有环保意识。」
上胜町以前的垃圾处理不算严格,直到2000年被下达最后通牒,必须关闭一座不符合严格减排规定的焚化炉,让町只剩一座焚化炉可用,町公所资金又不足,无法买新的焚化炉或委托邻町代烧。
町公所职员须贺翠(音译)表示,町民觉得,「既然无法烧垃圾,那就回收吧」,至少「回收垃圾比烧掉还要便宜」。
日本各地都规定垃圾分类,但许多一般生活垃圾是直接进入焚化炉,回收分类大多没有上胜町如此激进。这项计画运作十多年,到了2017年,该町产出286公吨垃圾,资源回收率竟高达80%,远胜过日本全国平均值的20%左右。
不过,上胜町部分居民不认为他们的回收方式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像横山直子就说,较大城镇有较多人口,当局会苦于执行巨细靡遗的回收方式。
垃圾处理中心经理清原和幸(音译)表示,上胜町民的主要垃圾仍是塑胶,尽管有着严格的资源回收类别,但消耗量没有减少太多。他说,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主要就是仰赖塑胶。消费者可让塑胶减量到一定程度,但只要厂商继续生产,就会一直产生塑胶垃圾。
须贺翠指出,如果没有更强的减少消耗塑胶举措,上胜町也会苦于达到零垃圾的目标。「我们已致力于零焚化与零掩埋可分解垃圾,但还是不够。我们不应只着重于如何分解垃圾,须制订防止垃圾产生的政策」。
来源:世界日报
下载留学问多点APP,了解更多资讯。
留学,一个APP就能搞定!
↓↓下载APP,马上咨询↓↓
输入国家名,获取详细留学资料!
留学资讯再也不用东搜西找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