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留学知识,分享海外经验

Connecting People for International Study

学术挑战营

邱思琴  2018-04-13


简介

学术挑战营是由多所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院所、学科专业学会、省市科协等海内外学术机构参与,面向中学生开设的研究型学习课程。学员通过为期7—10天的学习,掌握进行科学与工程创新的基本方法与普遍规律,并深入某一

学科进行背景、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验技能训练,最终应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学术挑战营布置的挑战项目,达到在研究中学习、用科学方法挑战、以挑战促学习的课程目标。


课程通过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挖掘和培养学员的创新潜质,以满足研究型大学对他们的期待,以及提高他们成为某一领域领导者的可能性。

3.jpg

2.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日程安排:

11.jpg

image.png

流程:

1.填写报名评估表2.资格审核或面试

4.获得预习资料并完成前期准备任务

3.签署报名协议并支付费用

5.营地报到并开启挑战

6.完成挑战任务,获得证书


费用:

学费(包括授课费用、设备使用与耗材、学习资料与讲义、保险费):

杭州 9800元/人

上海 9800元/人

武汉 8800元/人


食宿费(包括8晚住宿费、7天餐费、外出调研交通费和参观门票等):

2500元/人

image.png

项目一:智能硬件学术挑战营

智能硬件是一个科技概念,是指通过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对传统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改造对象可以是电子设备,例如手表、电视和其他电器,也可以是之前没有电子化的设备,例如门锁、茶杯、汽车甚至房子。智能硬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可穿戴设备,而可穿戴设备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智能传感器。


课程从智能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设计思路、性能测试、基本实现等不同层面,以穿戴式柔性压力传感器测量脉搏波信号、化学离子检测实验以及酒精气体检测实验等具体应用为例,深入浅出地对智能传感技术进行系统介绍;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参与和设计实验,动手制作个性化智能生命体征传感器(例如心电感应仪、测谎仪、耳温计、运动手环等),完成学术挑战项目。


导师

刘教授: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教授

刘教授: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教授

image.png

知识点

◇生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制备方法、性能测试方法和应用示范

◇仿生传感技术(免疫传感技术、气体传感技术、离子传感技术等)

◇物理传感器与微纳加工技术

◇智能手机与传感基础、智能传感的电路设计

◇穿戴式传感检测与方法、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方式

◇化学传感器与维纳电极、电化学测量与生物传感检测技术

◇生化传感器的构建与设计

◇氢离子电极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方式

image.png


后续课程和竞赛

后续课程:“学术之星”项目可参加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登峰杯”学术竞赛等

image.png

时间

杭州班:2018年7月9—15日

武汉班:2018年7月30日—8月5日


地点

杭州班:科技馆科学院/浙江大学

武汉班:武汉大学


人数

25人

报名条件

9~11年级

物理基础好

image.png

image.png

项目二:基因工程学术挑战营

现代生命科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分子活动的规律认识生命现象,控制和利用生命过程,改造生物体和生态环境。


课程以生命密码“基因”为核心,以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为基础,以生命科学诺贝尔奖级重大发现为阶梯,带领学生登达现代生命科学的认识顶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机构的复杂性以及生命过程控制的精确性,从而认识健康与疾病、智慧与情感、思维与创新的奥妙,建立人与环境依存和互动的观念。课程深入浅出又准确系统地反映当代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最新成果和热点问题,讨论脑与记忆、肿瘤、艾滋病、克隆动物、转基因、干细胞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概念。


学生在系统学习有关知识并接受基因工程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后,将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以现实生产生活为背景的学术挑战项目。

image.png

导师

张教授: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博士:中国科技大学本科,美国普渡大学博士

骆博士:北京大学本科,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

黄博士:浙江大学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

谭博士:浙江大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

黄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博士: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杨博士:中科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

周教授:海归生物/计算机双博士,武汉大学研究员

夏博士: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博士




挑战任务举例:钱学森航天科技学术挑战营

背景调研:参观中华航天博物馆、火箭总装厂房及车间,了解我国金牌长征火箭的诞生过程;参观北京唐家岭航天城,探秘航天员训练中心,了解载人航天英雄背后的故事;参观天津滨海火箭基地,解开大火箭的秘密,参观我国新一代大推力火箭生产基地。


专业理论知识:运载火箭基础知识、基础轨道力学、航天飞行测控和交会对接技术、二体问题和三体问题、典型卫星

轨道、深空探测方法、轨道机动基本知识(改变卫星和行星的轨道)、太空飞行器轨道设计。


研究技能训练:STK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数据处理和分析、航天任务演示。挑战任务举例:钱学森航天科技学术挑战营


挑战任务:基于STK仿真软件提供的丰富功能,完成“拦截太空垃圾”任务的可视化仿真。


挑战过程:在挑战营的第5~7天,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基于前4天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仿真软件应用、实验与科研技能,经过“任务调研和分析—方案设计—方案可行性分析—STK模拟实施方案—数据处理和分析—PPT展示成果和答辩”过程,完成挑战任务。


分组规则:按3人一组,将营员分成若干组,每一组当中都有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同一学校的学生纳入不同组。


评奖规则:方案创意、仿真效果、成果答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