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留学知识,分享海外经验

Connecting People for International Study

《你怎么这么好看》被群嘲,但这些审美误区你中招了吗?

账号已注销  2020-02-12


“好看”这个词本身就没有具体的标准,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所谓的“审美改造”这个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审美这个概念就没有正确或者错误的说法,反而存在即是合理。哪怕是在学校,老师能教给学生们的也只是找到自己喜欢的美学方法,而不是结论。



但《你怎么这么好看》并不是个例,只是因为节目的综艺效果比较极端,才引起观众强烈的反感。事实上,在生活的不知不觉中,人们都总是还避免不了以统一、大众的审美去要求和评判他们所不了解的美。例如刚刚过去的金球奖上,被嘲“辱华脸”喜剧影后华裔演员林家珍遭受的指点与非议;而后微博之夜中,对女明星身材的评判也屡见不鲜。


2020年微博之夜现场

图源:腾讯视频


而对学艺术的同学们来说,这样的审美惯性更是致命的。它会让我们错过很多优秀的作品,也会让真正用心致力于为小众群体去标签化的艺术家们寒心。那么今天,借由《你怎么这么好看》节目的误区,让我们来看看那些被误解了的艺术,以及它们背后那些被污名化的艺术现象。



Mark Rothko(马克·罗斯科)



其实在艺术史上被误解过的艺术家有很多,从拉斐尔,到梵高,到毕加索,都曾经被当时的人们诋毁和误解过。相比起他们,马克·罗斯科的经历可能不是那么的戏剧轰动。但他终其一生都奉献于用艺术,进行对人类生命意义和情绪的探讨,却值得被每一个有意献身于艺术的后生所看见。


在当时从被认可,到被批判,再到选择主动结束生命。直到后世为他的艺术价值正名,我们从他的画作中能读出细腻起伏的情绪,甚至看到超脱于美学本身的宗教与哲思。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721.jpg

罗斯科代表作 Untitled, 1952

图源:MarkRothko.org


罗斯科的代表风格是上图这样的“色域“画作,但其实这是他人生中后期才摸索创作出的风格。在他出生的20世纪初期,美国正处在被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艺术强烈的影响之下。立体派 、表现主义、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正值流行,在这样的趋势下,罗斯科偏哲学、思辨主义的风格的确有些显得格格不入。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734.jpg

Tentacles of Memory, 1936-1939 

图源:MarkRothko.org


所以在早期(1940年前),罗斯科的风格还是偏向于超现实主义,绘画内容也都集中在生物形态。其实艺术并不是他最开始学习的学科,在1921年,罗斯科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并选择进修音乐、戏剧、文学、哲学四门学科。


两年后,当文学和音乐不足以满足表达罗斯科的全部思想时,他开始选择艺术这条道路。于是他选择了进入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习美术,在这期间,他结识了毕加索,夏加尔,并和卢梭成为了密友。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738.jpg

Underground Fantasy, 1940

图源:MarkRothko.org


虽然他在前期(1945年)的知名度是依靠当时流行的超现实主义和立体派风格作品所打响的,但是当时美国学院派名为先进,实则保守的艺术观念让罗斯科厌烦疲倦。他一直在创作中寻找出口作为释放,从逐年的创作轨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离当时社会所流行的艺术风格越来越远,但却也越来越接近我们后世所熟悉的罗斯科。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740.jpg

Untitled ,1951-1955

图源:MarkRothko.org


在1958年,当罗斯科被选作威尼斯国际博览会美国代表后,他开始患上了重郁症,同时也开始了更加极限的艺术探讨和创作。罗斯科的绘画过程神秘到被人认为是“宗教仪式”,作画过程严格保密,完成作品前从不示人。昼夜颠倒的作息对他来说更是家常便饭,时常下午五点进入工作室,直到次日中午十点才出来。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744.jpg

Untitled, 1958

图源:MarkRothko.org


这样近乎“自杀”式的狂热创作使罗斯科对艺术、人性的思考越发深入,却也为他结束生命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在罗斯科的自述中说到“我不对颜色、形状或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感兴趣,我只有兴趣表现人类的基本情感。。。能在我的画前落泪的人就会有和我在作画时所具有的同样的宗教体验。如果你只是被画上的色彩关系感动的话,你就没有抓住我艺术的核心。”。这段话也基本能概括罗斯科毕生所探究的艺术的“真谛”。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747.jpg

No.14,1963

图源:MarkRothko.org


但是在当时,这样看起来“没什么”的色块,真的很难被人接受为是艺术。甚至于在现代,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大众来说,也不乏对罗斯科风格“囫囵吞枣”式的吐槽。


愈近后期,罗斯科越专注于发展自己的情绪传达式绘画,当时的艺术界对罗斯科的批判也就越发严苛。曾经打造了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明星波洛克的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就曾批判罗斯科为“自负而愚蠢的冷静妄想症患者”。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751.jpg

Untitled (Brown and Gray),1969

图源:MarkRothko.org


和罗斯科同样中意于色块艺术的艺术家巴尼特·纽曼曾经说过:“美学对艺术家就像是鸟类学对鸟,我从未碰到过一个鸟类学家认为鸟类学是为鸟作的。”换言之,罗斯科对于他所生存的时代的美学,就像是一种全新的鸟对于过时鸟类学研究;没有被记录在册不是这种鸟的错,更不代表它就不是鸟。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754.jpg

Untitled (Black on Grey), 1970

图源:MarkRothko.org


而真正承认罗斯科这只“鸟”,已经是距他过世的1970年20年后的事了。在1990年美国作家Jimmy Breslin走访了所有认识罗斯科的作家、艺术家,为他撰写了六百页的《罗斯科传》。


虽然文章被诟病缺乏艺术共情,却也真切的为罗斯科摘下了以往“疯狂”、“叛逆”、“孤僻”的标签,为艺术界对他的研究提供了相对宏观,公正的全新视角。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757.jpg

《罗斯科传》

图源:Book Depository


而后在2004年,罗斯科所著《艺术哲学:艺术家的真实》在耶鲁大学出版,本书几乎涵盖了罗斯科毕生所奉行的美理念。他对神话、哲学和文学的思考,尼采对古希腊艺术悲观的态度以及“艺术是人生的兴奋剂”的观点,都完完全全的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中。其实与其说是他的作品,不如说他在创作中对艺术的探索。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801.jpg

图源:izhsh.com


在手机中看到的罗斯科画作与实物的感官差距比较大,因为首先,罗斯科的画作特点,除去色块风格之外,就是尺幅巨大。手机很难还原画作带给人情绪上的震撼。而他画大尺幅画作的原因和主流画家也完全相反。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806.jpg

图源:Pinterest


我们知道大部分画家创作大尺幅作品一般是为了容纳更多的内容,或者说给观众压迫、震撼的视觉体验。但罗斯科不是。他认为小尺幅画作让观众作为独立于画作之外的个体去“赏画”,而大尺幅的作品则是把观众包裹在画作的情境之中去“感受画”。


常常有观众在罗斯科的画作前落泪,而这也正是罗斯科希望达到的,让艺术本身超越平面和立体,甚至是抽象和具体,给人以宗教式的精神力量。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809.jpg

HOW TO UNDERSTAND ART - 

A MARK ROTHKO CASE STUDY

图源:mayankja.in


罗斯科重新定义了艺术和美学的价值,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大师。但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却在质疑他“是不是艺术”这样低级的评论中潦草结束生命,也着实有点遗憾和讽刺。


统一僵化的审美虽然方便教化和管理,却也束缚了人性和艺术更多的可能性。对人类种族、肤色的固化标签亦是如此。




Racism(种族主义)




这个话题我们不再单独的谈论个体,而是基于艺术作品谈论种族主义这个现象。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在今天的艺术界,种族歧视的现象仍然存在。例如艺术家在创作时对种族特征除艺术需要外的偏爱选择;有色人种艺术家在业内所遭受的无形的不公平与压力等等。


就算抛开为弱者鸣不平的角度,我们也应该为这种现象觉得羞耻和遗憾。因为这样的标签,艺术界将错失近1/2的优秀创意与艺术家。所以就有这样一大批艺术家,致力于为有色人种正名,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美或者不美,真的与肤色无关。


AfroArt Studio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813.jpg

Photographed by Kahran and Regis Bethencourt. 

Styling by LaChanda Gatson,Etc

图源:Colossal


位于亚特兰大的Bethencourts夫妇从事摄影行业已经超过十年了,但是他们发现在他们所在的行业缺乏审美的多样性。于是从2013年开始,他们创建了AfroArt工作室,并寻找没有模特经验的黑人小孩进行平面摄影类的艺术创作,并借此以探讨肤色到底有没有那么重要。


Bethencourts夫妇说:“我们决定让这些孩子保留自然的卷发,以使他们(以及行业中的其他人)能够接受这样的特征并拥抱他们,并使孩子们为自己的文化和体征感到自豪。”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816.jpg

Photographed by Kahran and Regis Bethencourt. 

Styling by LaChanda Gatson,Etc

图源:Colossal


Bethencourts夫妇让这些黑人小孩在纯色的背景下,摆出典雅的造型,再配合夸张发型及饰品,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中世纪时期描绘上层阶级的油画作品。


事实上这也他们创作的本意,不仅仅是中世界油画,他们还尝试过把蒸汽朋克、冰雪女王等以刻板的白人印象为主的文化风格运用在与黑人小朋友的创作中。在强烈的视觉对比之下,我们会发现其实所有的这些风格,并不是某一个特定的人类种族才可以驾驭。换一种肤色,也丝毫不会影响画面的协调性与艺术表达。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825.jpg

Photographed by Kahran and Regis Bethencourt. 

Styling by LaChanda Gatson,Etc

图源:Colossal



Depicting Beauty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828.jpg

“Albus” 

Photographed by Justin Dingwall

图源:justindingwall.com


来自约翰内斯堡艺术摄影师Justin Dingwall,同样怀抱着为有色人种去差别化的理想,但是他的概念扩展到包括黑人在内的黄种人,甚至白化病患者。换言之Justin想要做到的是无关人种的“肤色无差别化”。


上图为他的作品“Albus”系列,这位模特也是历史上首次Vogue封面的白化病人。而Justin创作这组照片的原因,是因为在某些落后地区,民众仍然会视白化病为不详的征兆,排挤、甚至用暴力的行为侵害白化病患者。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858.png

“Albus” 

Photographed by Justin Dingwall

图源:justindingwall.com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Justin向我们展示了艺术的表达不仅是无关人类种族,甚至与皮肤的颜色也没有太多的关系。与前文中提到的Bethencourts夫妇异曲同工的是,Justin也选择了仿油画的形式进行创作。但略有不同的是,他镜头下的模特更像是神化。


无论是贵族化或者神化,在这样的题材下都十分的具有讽刺的意味。他们在画面中的形象,与部分人心中的固有标签形成的鲜明对比,像是挑衅,更像是质问。他们这样难道不合适,不美吗?没有什么是不可能或者不可以的,成见也只存在于人心之中。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949.png

“Fly By Night” 

Photographed by Justin Dingwall

图源:justindingwall.com


Justin同样也创作了大量以黑人为题材的作品,并且十分偏爱于使用高对比度色彩。对差异美感的着重描绘使Justin镜头下的模特格外的具有视觉张力。也颠覆了人们对黑种人传统的刻板标签,给人高贵而优雅的观感。


Justin在一份声明中说道: “我的作品无关于种族或时尚,而是关于感受以及人类主观认为美丽的东西。” “我想创作与人类审美能共鸣的照片,让观众思考什么是美丽……对我而言,多样性是使人类变得有趣和美丽的原因。”


与Justin推崇的多样性差异美感不同,同样是致力于肤色无差别化,另一位摄影师却选择了把“特别”放大到极致。


“The Darkest Colour” 


微信图片_20200211153954.jpg

“The Darkest Colour” 

Photographed by Yannis Davy Guibinga

图源:Colossal


Yannis Davy Guibinga是来自加蓬的一名自学成才的摄影师,上图为他创作的摄影作品“最暗的颜色”。通过这组摄影,Guibinga想探讨黑色、哀悼与死亡间的关系。所以他大胆地选择了让黑色更黑这个创意,让模特置身于哑光的黑色背景之下。


从照片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摄影师想要表达的的负面情绪和悲观主义,无论是对黑色本身,还是对黑色所象征的意义。Guibinga今年25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多次摄影个展并被业内人士所认可。但他平时的摄影作品其实通常色调丰富,富有变化和视觉冲突。


微信图片_20200211154020.png

“ODE TO OYA” 

Photographed by Yannis Davy Guibinga

图源:yannisdavy.com


像上图 “Ode To Oya” 就是和“The Darkest Colour” 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Oya是非洲约鲁巴神话中控制风和雨的女神,但在现代,人们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这位女神。甚至包括非洲本土人民。


无论什么题材,怎样的表现方式,不变的都是Guibinga照片中透露出的对非裔身份和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能看出他对消除人们心中对非洲大陆常见的负面刻板印象的渴望。


通过上面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黑人作为艺术对象,也可以很美。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对艺术和审美的门槛内,不仅仅是黑人,而是和所有肤色、人类种族差异都无关。




今日小结




我们今天以一位艺术大师和一种艺术现象为范本,例举了那些在艺术界内曾经存在或现在依旧存在的,被审美惯性所误解的艺术。但是人的惯性中存在的误区又何止所举例的这两种,我们要学着以公正,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件艺术,哪怕那是我们从未接触过,不理解的。


微信图片_20200211154028.jpg

“Albus” 

Photographed by Justin Dingwall

图源:justindingwall.com


回到最开始的话题,面对《你怎么这么好看》节目的争议,很多观众在批判节目宣扬单一、通俗的审美不可取之余,自己却也在不经意间陷入了这样单一视角的误区呢。无论是节目嘉宾代表的风格,还是“被改造者”的舒适地带,都只是个人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


微信图片_20200211154032.jpg

图源:豆瓣影视《你怎么这么好看》高赞网友评论


毕竟我们觉得“奇怪”、“不可思议”的事物,除了是怪胎外,更有可能是我们所不了解的另一种风格和人生,也代表着刷新我们三观的另一种风景。所以当面对这些异类时,在指责之前,我们应该先多问几个为什么。


希望同学们能从今天的案例中获得灵感,在艺术的道路上海纳百川,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下载留学问多点APP,了解更多资讯。

留学,一个APP就能搞定!

推荐阅读